事项: 2025 年8 月28 日,公司发布2025 年半年度报告: 1)2025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9.61 亿元,同比+43.88%;毛利率39.86%,同比-1.46pct;归母/扣非归母净利润7.06/5.39 亿元,同比+36.62/+11.49%; 2)2025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87 亿元,同比/环比+51.26/+28.25%;毛利率38.54%,同比/环比+0.37/-3.00pct;归母净利润3.93 亿元,同比/环比+46.82%/+25.47%;扣非归母净利润2.40 亿元,同比/环比+9.16/-19.39%。 评论: 刻蚀设备持续放量驱动业绩高增,薄膜设备贡献新增量。受益于先进制程及存储客户扩产,公司在先进逻辑与存储制造的多项关键刻蚀和薄膜工艺实现大规模量产,高端产品新增付运显著提升。2025 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49.61 亿元,同比增长43.9%。其中,刻蚀设备收入37.81 亿元,同比增长40.12%,占比约75%;新产品LPCVD 设备持续放量,实现收入1.99 亿元,同比增长608.19%。规模效应带动盈利能力改善,但高研发投入仍对利润形成一定压制,2025H1 归母净利润7.06 亿元,同比增长36.62%。随着后续新品逐步落地,公司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释放。订单方面,2025H1 末公司合同负债较24 年末增长5.79 亿元至31.65 亿元,为公司业绩保持高增态势提供坚实基础。 半导体设备国产化进程加速,刻蚀&薄膜设备深度受益于高端制程扩产。半导体设备国产化进程加速,存储器件从2D 向3D 转换带动刻蚀&薄膜设备需求量大幅增长,以中微公司为代表的国产半导体设备厂商将持续受益。刻蚀设备方面,公司的等离子体刻蚀设备已应用在65 至5nm 及其他先进的集成电路加工制造生产线及先进封装生产线;薄膜设备方面,公司近两年新开发的LPCVD 和ALD 薄膜设备,目前已有多款新型设备产品进入市场并获得重复性订单,未来公司产品有望在高端存储和逻辑扩产进程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高研发投入夯实平台化能力,新品突破打开远期空间。2025H1 公司研发投入同比+53.70%至14.92 亿元,占营收约30.07%,显著高于科创板平均水平,高研发投入下平台化能力持续强化。分业务看:1)刻蚀设备方面,公司单反应台及超高深宽比刻蚀产品持续获单,25H1 累计装机约120/200 个反应台;ICP刻蚀在12 英寸3D 芯片硅通孔工艺实现成功验证,并进入欧洲MEMS 客户产线认证,同时全球首台12 寸金属刻蚀机已付运国内重要客户现场验证;2)MOCVD 设备方面,首台红黄光LED 专用设备已付运至国内领先客户开展生产验证;3)薄膜设备方面,钨系列产品已获存储客户批量订单,并在多个逻辑客户验证,金属栅系列(ALD 氮化钛/钛铝/氮化钽)完成多个先进逻辑客户设备验证。整体上,公司在研项目已覆盖六大类核心设备,核心制程环节不断突破,平台化布局持续深化,未来成长空间有望逐步打开。 投资建议:下游扩产叠加替代加速,公司作为国内半导体设备重要厂商有望显著受益,我们维持公司2025-2027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22.11/30.57/40.31 亿元。 结合公司历史估值及行业平均估值水平,给予公司2025 年13 倍PS,对应目标价为249.6 元,维持“强推”评级。 风险提示: 国际贸易形势变化;下游扩产不及预期;新品拓展不及预期;上游零部件供应短缺;行业竞争加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微信号:zwd941009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广告】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