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油脂油料:中美会谈偏乐观 美豆重心上移
本周美豆涨至一个月高位,国内蛋白粕先跌后涨;马棕油高位回落,国内油脂偏弱运行。
近期中美风向向好,10月25日至26日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美方牵头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和贸易代表格里尔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中美经贸磋商。双方以今年以来两国元首历次通话重要共识为引领,围绕美对华海事物流和造船业301措施、延长对等关税暂停期、芬太尼关税和执法合作、农产品贸易、出口管制等双方共同关心的重要经贸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富有建设性的交流磋商,就解决各自关切的安排达成基本共识。双方同意进一步确定具体细节,并履行各自国内批准程序。市场预期月底的亚太经贸会议上中美领导人会面后,很可能会出台具体方案,全球贸易环境将进一步趋于稳定。美豆出口前景也有望改善。若出口改善预期确定,美豆价格有望进一步上移。但若美豆出口依然低迷,那么美豆将继续维持底部震荡。国内蛋白粕方面,现货宽松甚至四季度宽松预期不变,不过豆粕库存的峰值预计在11月中旬前出现。油厂上周少量推进了12月船期大豆采购,对明年一季度供应来说是好消息。虽然慢但只要逐步推进,届时缺货的可能性就大概率下降。如中国对美豆恢复采购,豆粕盘面交易标的将从巴西升贴水转向CBOT大豆盘面,CBOT大豆和DCE豆粕的联动效有望明显改善。策略上,做多期权波动率,短线参与,等着下周末宏观事件揭晓。
油脂市场上,本周消息偏空,包括但不限于市场某机构怀疑印尼26年执行B50的可能性,马棕油出口数据转差但产量表现较好等。但考虑到原油价格止跌上涨,宏观改善预期,油脂下跌空间有限。俄罗斯和乌克兰纷纷下调葵花籽产量预估,全球葵花籽油价格坚挺。国内油脂淡季中,豆油和菜籽油供应充足,棕榈油边际累库但总库存压力不大。策略上,逢低买入思路,做多油脂期权波动率,买棕榈油卖豆油套利参与。
鸡蛋:阶段性需求支撑,蛋价低位反弹
1、受到现行持仓制度影响,周内,主力完成移仓换月。由于,11月合约代表国庆节后需求季节性回调,12月合约代表元旦前需求季节性增加,因此,主力移仓换月过程中,期货价格出现反弹。从主力2512合约表现来看,周内创新低后,低位反弹。随着鸡蛋期、现货价格跌至新低,市场看涨预期有所增加,下半周,鸡蛋期货连续收涨。截至本周五收盘,鸡蛋主力2512合约周度累计收涨4.29%。
2、本周鸡蛋价格先跌后涨,涨跌幅度均不大。截至10月24日,卓创统计中国褐壳蛋日度均价2.9元/斤,较上周同期跌0.07元/斤,较周内低点涨0.1元/斤。近期市场需求暂无利多因素提振,上周末蛋价小幅上涨之后,各环节积极清理库存,贸易商入市采购心态谨慎,市场流通减慢,周初蛋价小幅下跌。之后,随着蛋价跌至低位,养殖单位惜售情绪提升,下游顺势采购低价货源,临近周末市场走货有所加快,行情再现涨势。
3、随着蛋价跌至低位,贸易备货意愿增强,提振鸡蛋期、现货价格。但蛋鸡存栏延续高位,叠加产蛋率回升,供给增加,继续对蛋价施压。短期,供给端压力尚未得到实质性解决。根据历史补栏,5-9月,育雏鸡补栏延续下降,对应今年9月-明年1月,新增开产量延续下降。在淘汰量不变的情况下,产能缓慢下降,若行业淘汰积极性提高、淘汰日龄下降,产能淘汰进度将快于预期。未来持续关注养殖端补栏淘汰意愿变化。
玉米:收割持续,内外盘期价先涨后跌
外盘:本周,美麦、玉米跟随大豆上行。美麦收割工作进行中,预计收割持续到26年1月,产量预期上调。美国冬小麦播种率75%,高于上周的66%。美玉米上涨,跟随大豆上行。收割完成59%,巴西中南部首茬玉米种植率51%,高于去年的48%。玉米、小麦联动上行,临近周末小麦涨幅扩大,原油上涨对周边商品报价带来支撑。另外,美国石油协会(API),反对立法扩大E15汽油的全面销售,E15汽油含有15%的乙醇,这凸显美国石油和乙醇行业之间日益加剧的紧张关系。
国内:本周玉米现货价格继续呈现季节性下跌态势,但跌幅放缓。截至10月23日,全国玉米周度均价2212元/吨,较上周下跌7元/吨。分地区来看,东北玉米价格受北港影响呈现上涨态势。辽宁及黑龙江玉米价格上涨,农户售粮积极性略有恢复,吉林地区暂未大量上市,影响一般。华北地区玉米价格整体先涨后跌。上周末天气影响退去,坏粮风险明显减弱,前期潮粮出货节奏放缓。深加工企业门前到货量减少,在库存水平较低的情况下,部分企业价格连续上涨。销区市场玉米价格维持上涨态势。周内期货市场,玉米盘面报价坚挺,叠加北港价格上涨,产区贸易商提价心态浓,销区贸易商跟随涨价。西南地区下游饲料厂仍以东北粮为主,西北粮价格偏高,运输不畅,企业远期订单签订有限。技术上看,玉米主力2601合约自10月初的价格低点累计反弹近50元/吨,新粮集中上市前农户惜售对价格带来支撑。1月合约短期关注2150技术压力对价格的影响,短线维持技术偏强预判,长期延续看空预期。
生猪:政策与供应的博弈持续,标肥价差扩大支撑猪价反弹
1、本周国内生猪价格持续上涨,周后期涨幅大于周前期。截至10月23日,全国生猪均价11.72元/公斤,较上周涨0.66元/公斤;基准交割地河南地区猪价11.88元/公斤,较上周涨0.6元/公斤。周前期,猪价降至低位后,养殖端存惜售情绪,多抵触低价出猪,猪价缓慢上涨;周后期,考虑到补栏成本低位,二次育肥再度入场,截留部分本应流向屠宰端的猪源,导致屠宰企业收购压力较大,屠宰企业被迫抬价收购,带动周后期生猪价格涨幅扩大。
2、卓创统计数据显示,10月17日,后备母猪销售价格1642元/头,较上月跌22元/头。
3、10月23日,仔猪均价165元/头,较上周跌7元/头。近期仔猪价格下跌但后期止跌回稳。供应端,前期母猪产能仍高位释放,断奶仔猪供应量仍较为充裕,需求端,受肥猪价格反弹驱动,下游补栏情绪略有回暖供应端充足,但低价补栏需求增加,因此仔猪高价跌而低价转稳定。
4、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前三季度季度,生猪出栏总计52992万头,高于去年同期。从公布的数据来看,截至目前,前三季度出栏量累计较去年增加,供给端继续对猪价施压。
5、本周,分省份交易均重有涨有降。截至10月23日,卓创样本点统计生猪出栏体重124.75公斤/头,较上周增加0.08公斤/头。猪价上涨后肥标价差走阔,养殖端看涨大猪行情而有增重动作,东北多地进行二次育肥,生猪上市节奏减慢,带动交易均重小涨。而华东、华北和西南部分地区交易均重小幅回落。
6、海关总署数据显示,9月,猪肉进口8万吨,环比基本持平。
7、Wind数据显示,10月15日,政府网公布猪粮比5.22。
8、卓创数据显示,10月23日,自繁自养养殖利润-183元/头,亏损较上周减少83元/头。外购仔猪养利润-319元/头,亏损较上周减少89元/头。饲料原料价格偏弱运行,饲料成本环比下降。与此同时,生猪现货价格低位反弹,养殖利润较上周有所恢复,亏损缩窄,但从绝对数量来看,目前生猪仍处于亏损阶段。
9、本周屠宰企业开工率环比上涨。卓创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0月24日,样本屠宰企业开机38.69%,较上周增加1.8个百分点。养殖端正常出栏,且随着气温下降,终端猪肉需求增加,下游备货积极性提升,屠宰企业订单增加,支撑开工率上涨。
10、10月生猪期价涨跌互现。10月初猪价加速下行,生猪主力2601合约领跌,2603合约跟跌。11月合约价格最低,其次是3月合约,猪价下跌反映现货市场中,大家对于生猪存栏高的预期一直存在。本周中旬,猪价企稳,标肥价差拉大,东北育肥积极性增加,节流了现货市场中部分销售额度,猪价获得支撑。周五,农业农村部发布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会,会中表示,猪肉进口下降、消费增加,预计生猪及猪肉价格四季度止跌回升。政策端,继续关注政策调控对生猪市场供需及情绪的影响。

发表评论